中共兩會開會之際被諸多經濟難題所困擾,這些難題與國際市場共振,引起全球憂慮。
市場普遍預期,兩會會將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5%至7%。《華爾街日報》3月2日報道,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在年初進一步衰減,給決策者通過進一步放鬆信貸和增加政府支出遏制經濟放緩提供了更多理由。
2月29日,人行宣佈,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中國金融體系釋放約6,900億元人民幣。這一寬鬆舉措發生在中共剛剛向20國集團(G20)財長保證不會刻意推動人民幣貶值之後,外界對此感到吃驚。
人行降準令國際社會吃驚
《金融時報》3月1日援引牛津經濟的高路易(Louis Kuijs)觀點稱,「(降準)的目的顯然是支持經濟,目前增長面臨的下行壓力仍然很大,不確定性居高不下。」這似乎表明,增長對中共政策制定者來說仍是關鍵。
而近期,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暴漲,三四線去庫存艱難,市場對此深感憂慮。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撰文表示,與以前的危機不同,此次伴隨一線房地產暴漲的,是出現了兩個危險信號:貨幣過度寬鬆與資產價格泡沫。
危險信號:過度印鈔與泡沫
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51萬億元,社融3.42萬億元,M2增加14%,大超預期。這是明顯的信貸擴張和貨幣超發。超發的貨幣在沒有安全資產可以投資的情況下,再度流向房地產市場,這將導致人民幣購買力平價下降,對內是資產價格泡沫和滯漲風險,對外是匯率貶值壓力。
任澤平文章指,廣義貨幣供應和名義GDP增速的裂口不斷漲大,再次表明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只能通過改革來解決,否則經濟可能會被逼到懸崖邊上。
大陸經濟學者茅于軾對兩會能否救經濟不抱期望。
他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共產黨對市場的干預太大,公有制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爆發貪腐問題,以及房地產問題,根源都在於公有制。還有所謂產能過剩,「拿到的錢太多,拿去投資,消費太少,投資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
茅于軾認為,中國經濟困境根源在於中共體制,唯有拋棄中共體制,才能救中國經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